虚拟运营商,微信恐慌症
按:原文发表在笔者在《中国电信业》的产经专栏“志刚评论2013年1月刊,本文主要从制度的角度探讨了电信运营商面对互联网应用冲击下,如何在体制结构上进行变革。
文/陈志刚
微信恐慌症的背后,是责任与义务的不对等,是通信行业在高利润增长考核压力下行业增长乏力的担忧,而虚拟运营商的蓄势待发,无疑将增加局面的复杂性。
融化的坚冰,OTT与虚拟运营
电信业向民间资本开放已经突破了政策的坚冰,工信部已就有关具体试...
按:原文发表在笔者在《中国电信业》的产经专栏“志刚评论2013年1月刊,本文主要从制度的角度探讨了电信运营商面对互联网应用冲击下,如何在体制结构上进行变革。
文/陈志刚
微信恐慌症的背后,是责任与义务的不对等,是通信行业在高利润增长考核压力下行业增长乏力的担忧,而虚拟运营商的蓄势待发,无疑将增加局面的复杂性。
融化的坚冰,OTT与虚拟运营
电信业向民间资本开放已经突破了政策的坚冰,工信部已就有关具体试...
水煮先生,你好,您的博客《运营商产品经理都是“小姐”》这篇文章,在我的同事们之间广为流传,说出了我们的辛酸苦辣,我是一名按照那篇文章的定义属于“市级小姐”的产品经理。我想和您说说谈的题目是《运营商的产品经理最怕领导把自己当用户》。
你要知道,如果一个产品能够被领导重视,那自然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几千个产品被领导宠幸的概率远低于当年皇宫里的宫女们被皇帝宠幸的概率。
要知道,多少运营商的产品经理毕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