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以前制造业靠电,未来的制造业靠数据。”在9月19日的云栖大会上,马云老师对于两年前提出的新制造给出了新预言。

第二天,也就是9月20日,在2018杭州云栖万物智联峰会上,阿里云IoT总经理库伟宣布已实现智能制造、智能人居、智能城市的深度布局,完成Link Platform、 Link Develop、Link Market三大物联网云平台联动,形成“IoT云上闭环”,为新制造助力。

阿里巴巴助力制造业升级转型揭开一个新的大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在制造业领域阿里巴巴的新布局呢?本文试着新制造业的本质、方法论、业务的逻辑进行解读。

新制造的新本质:数据

数据这个词,在阿里巴巴的故事体系中,可以看做一个不变的内核,比如在两年前互联网汽车概念推出的时候,数据作为汽车的燃料已经被提出来。所以马老师把制造业的核心定义为数据,其逻辑是阿里巴巴式的,是一贯的。

中国制造2025已经发布多时,制造业作为强国之本是基本共识,美国认识到了,中国也早已经认识到了,那么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推动制造业升级和转型的具体的方法和路径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目前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基本共识,过去的一段时间,工信部、科技部、地方政府,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既然有互联网三个字,说明制造业离不开互联网基因和互联网要素。

作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巴巴,推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阿里巴巴与其他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内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由传统制造业巨头前途发起的)不同,这个不同点,就是马云说的,新制造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或者新零售的背后是新制造。

在阿里官方的定义中,阿里云IoT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位于平台赋能、资源整合和输出基础服务能力。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是工业互联1+N平台,1是阿里的飞象平台,N是合作伙伴的垂直平台。其目标是致力于为80%的中小制造企业带来安全高效、低成本、易部署的智造整体解决方案和升级型服务。

所以有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我们在观察阿里巴巴工业互联网平台时必须注意到,即阿里巴巴希望(1)“制造业所有的机器设备、所有生产线的数据全部打通、智能化”;(2)纵向生产的数据和消费数据打通;横向打通资金金融平台、物流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创新创业平台。

以此观之,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认知是新制造的基础设施,居于中枢枢纽的位置。按照库伟的说法:“工业互联网平台则是在横向、纵向上作更大范围的打通的枢纽”,它的核心作用是负责各类数据的汇聚,比如互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信息化数据、智能化数据。

新制造的业务逻辑:传统制造业

马老师说:新制造不是大企业的独家专利,要成为小企业的制胜法宝。

在世界杯期间,有一个案例其实非常有意思,一家生产世界杯吉祥物的公司,通过阿里巴巴的轻量化数字化改造,用了轻量化的MES系统产能的情况和淘工厂结合起来,仅此一项就让它的排产提升6%,交付周期缩短10%。

这只是一个公司,其实俄罗斯世界杯曾经面临几百万吉祥物订单找不到生产商的问题,通过淘宝工厂,完成了20个省的对接。

制造数据与消费数据打通,需求与供给打通,世界变得平坦。

传统制造企业在升级中其实面临很多困境,比如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供应链协同低效、产销数据脱节、创新有心却乏力。

困境之所以持续存在,是因为缺少一个系统的方法论和产业运营推动主体。

从方法论的角度,需要一个PaaS的平台+沉淀行业共性能力和知识的垂直、标准化、可规模复制部署的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把自己的飞象互联网平台定位一个本质是PaaS的平台,通过与生态合作伙伴的合作,在“构建行业能力的时候,不断往下沉淀,采用开放的态度,和垂直行业的深度合作伙伴构建端对端的解决方案”(库伟语)。

这种沉淀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可以迅速的实现行业知识和经验的传播,通过平台的方式、通过营业创新的方式,把以前依靠人的主观经验形成的知识进行数字化,把“老师傅”的经验和能力应用化,内化成平台的行业共性能力和方案,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对传统制造业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普惠赋能。

在这个背后,实际上是阿里巴巴希望对制造业基本逻辑的改变,就是推动从当下制造者主导向未来消费者主导转变,最终是有技术有创新的传统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获益。

变革传统制造业的阿里方法论

云上闭环IOT是基本的方法论。

关于云上闭环IoT,在库伟看来是这样的:依托阿里巴巴生态能力,阿里云IoT在云端打造了三大物联网平台,构筑了一个“云上闭环”:开发者利用Link Platform上的基础能力,在Link Develop上完成一站式开发,并在Link Market上沉淀为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交易,形成一个从开发到应用的完整闭环。

阿里云IoT的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是“新制造”的重要环节。

从飞象互联网平台的视角,制造业升级,数据取代电成为制造业的新能源,有三种路径:工厂智能化改造;工厂与供应链的智联;制造(数据)与消费(数据)的打通。从逻辑上看好像三种路径是递进关系,但是考虑到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既有工业1.0的产线,也有工业4.0的车间,再具体实施,库伟认为实际上是要区分不同的产业、不同的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切入。

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入手,飞象平台将把电子制造、机械加工、重点工业设备的互联网联接作为突破口。

单品连接是首选,先把单品与云端打通.阿里重点盯上的是电子制造、纺织服装的单点设备的连接,在库伟看来这是相对比较熟悉地方,然后推出比较标准的产品解决方案。之所以熟悉,是因为这两个行业在阿里的生态中占有优势。

此后是在企业内部价值链,比如生产车间生产数据与管理数据的打通,再往后是企业与供应链的数据打通,直到制造业数据与消费数据的打通。

这是基本的方法论。

不只是方法论,阿里巴巴还做了很多事情,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在打造基础设施:

一是在云侧,阿里的IoT平台、云计算、边缘计算以及其大数据、人工智能能力,通过在介入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解决物联网领域在工业和制造应用面临的碎片化问题。这是云端的基础设施。

二是在端侧,阿里的AliOS Things 操作系统、SDK,通过简化部署和开发门槛,解决单品设备的接入云端的需求。

三是在管侧,阿里在234G和NB、Lora上的布局和多网络的支持,解决连接的碎片化问题。

当然,还有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让生态良性发展,必须让伙伴赚到钱,物联网市场是阿里提供给产业伙伴的一个变现方案。

考虑到阿里大生态的布局,从普惠赋能中小制造业的角度,库伟提到一个值得产业关注的观点,即打通制造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淘工厂是商业订单的机会、阿里巴巴金融平台和交易平台是融资销售的工具,阿里的物流生态解决中小制造业配送运输的问题,三流打通,可以说本质上就是制造数据与消费数据的打通。

按照马老师的观点,新制造的核心是数据,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在未来

未来的数据算法专家不是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而是在车间里面写代码。未来成功的制造业,都是用好互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的新制造企业。如果把制造业所有的机器设备、所有生产线的数据全部打通、智能化,将彻底变革经济发展方式。

新制造的竞争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制造背后的创造思想、体验和服务能力。所以中国的制造业升级,要从变革思想开始,向服务转型开始,把数据变成生产资料开始,否则真的会如马老师所言,如果制造业不变革自己,“未来10-15年,大家都会哭天喊地。”

话题:



0

推荐

陈志刚

陈志刚

256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实践者、思考者,分享者,孤独者,忘我者——一个浪迹运营江湖,虽然做井观天,但胸怀天下的无我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