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国情下求得生存,在生存的前提下,求的发展。这是中国的生意经。马云先生恐怕深谙此道,也恐怕深恶痛绝,因为这样的现实总是使得他要做一个伟大的企业的梦想面临残酷的现实。

恐怕很多人把淘宝新规在今天的修改看作是马云的妥协,尽管在此前马云曾经誓言决不妥协。

笔者无意评价这其间的是是非非,但是我们可以断定,在这场纷争中,没有人是赢家,淘宝不是,反淘宝联盟不是,匆忙介入的商务部更不可能是;狼伺淘宝的新老电商平台们也不会是赢家。

因为,在这场纷争中,普通老百姓看到的是一个个为了利益红了眼而舍弃最基本的市场契约精神和原则于不顾的短视的生意人们。

信用此时斯文扫地,沦落街头;道德被祭起,被批评者们拿来祭旗。

这恐怕是以改善中国商业信用环境而求得生存空间并发展起来的马云所始料不及,也正是最尴尬的地方。信用担保和评级体系并没有让中国的生意人们养成讲信用的习惯,不管是信用的建立者还是信用的被评价者。

一旦利益受损或者利润压迫,顷刻间图穷匕见。

暴力成为唯一的选择。网络暴力的攻伐让普通消费者认识到,选择暴力是中国的商家们在面对顾客的时的最重要选项,这种选项,不管是在现实的线下还是在虚拟的线上。

这也与中国现实的商业环境相匹配。

多年的网络虚拟信用评价,并没有改善这些最基本的环境。

而行政力量的介入,更让老百姓认识到,所谓市场契约和信用恐怕都是浮云。

政府在此收获了民心,但是也埋下了有事只找政府的隐患。法律的力量被故意的冷落。

这就是中国电商的国情,淘宝新规纷争给了我们一个解构的契机。或许新规的修改能够带来表面的平静。

但是一个失去信用的电商,一个好处最具活力却动辄依靠行政力量来协调的领域,一个动辄把道德挂在嘴边,一个动辄暴力相向的电子商务,在中国还有前途吗?

或许有吧,因为我们总是忘记的很快,尤其是对过去的事情。

话题:



0

推荐

陈志刚

陈志刚

256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实践者、思考者,分享者,孤独者,忘我者——一个浪迹运营江湖,虽然做井观天,但胸怀天下的无我者

文章